约瑟夫·寇德卡:答案在风中


  米兰·昆德拉曾以祖国捷克的历史事件——1968年“布拉格之春”为蓝本,创作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几十年后,导演菲利普· 考夫曼又以1968布拉格事件为纵线,将昆德拉的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向众人讲述了《布拉格之恋》。在这部影片中,女摄影师特蕾莎在战地中拍摄1968年布拉格事件的场景,令观众难以忘怀。
  而在现实生活中,曾经有一位摄影师也曾亲历了那些历史岁月,用镜头记录下了那些弥足珍贵的历史瞬间。他,就是捷

约瑟夫·寇德卡:答案在风中

克摄影师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寇德卡用自己对摄影的单纯喜好与热爱,拍摄了大量“捷克式”的作品。他为人低调,不愿被曝光,亦不喜欢剖析自己的作品。而他越是这样,世人越是想了解,总想要找寻一个答案。
  航空工程师与剧场摄影师
  1938年,约瑟夫·寇德卡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今捷克)摩拉维亚省(Moravia),一个名叫博斯克维斯(Boskovic)的小镇上。他从小生长的年代, 是充斥6X6酚醛塑料相机的年代,他的拍摄便从这种相机开始。1952年,经一位经常到寇德卡家送面包的业余摄影师启蒙,12岁的寇德卡第一次认识了摄影,他对拍照这件事有一点钟情,不久,他便用卖草莓挣得的钱买了第一台酚醛材质的6X6相机,开始拍摄自己的家人。
  1956年,寇德卡考入布拉格理工大学航空工程系,于1961年取得工程学位。毕业之后,他顺利成章地成为了一名航空工程师。至此,他的经历看似好像再也和摄影扯不上半点关系。实际上,在寇德卡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寇德卡举行了自己的首次摄影作品展。1961年1月,布拉格“旗语剧院”(Semaphore),年仅23岁的寇德卡第一次携摄影作品公开露面。原来,在大学期间,寇德卡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摄影爱好。1965年,在他日后成为一名航空工程师的时候,他还担当着“剧场摄影师”这一另重身份,他为布拉歌剧院拍摄剧场作品。
  1961年的首次展览,《剧院》(Divadlo)杂志向寇德卡发出邀约,希望他拍摄戏剧舞台作品作为杂志用稿,就这样,约瑟夫·寇德卡带着相机走进了布拉格的剧院。自12世纪开始,捷克便有了戏剧传统,几经历史的起落更迭,20世纪50、60年代,捷克戏剧开始重起、兴盛。剧院作为布拉格文化的重要阵地,书写了捷克的民族历史。
  寇德卡追随着剧情与排演,记录了戏剧舞台的精彩瞬间,黑白影像与剧情人物配合的及其精准与合拍。戏剧,即是看,即是做,观众即是目睹整个事件的发生,这个过程,与摄影的记录过程是相同的。所以,看寇德卡拍摄的剧作照片,那些事件的瞬间即在眼前。寇德卡开始在舞台上自由穿行,直接与舞台上的演员状态发生反应,技术上得到历练,拍摄手法亦越来越娴熟。剧场,舞台,表演,这一切,为寇德卡提供了摄影的沃土。
  他说,把世界看作剧场,拍摄世界这个剧场更让我着迷。对于世界舞台的戏剧化追逐,在日后寇德卡的摄影中日显端倪。他的作品风格,从舞台到现实,都标记着“戏剧”标签。从事剧场拍摄,对寇德卡的摄影表现手法来说,是一剂催化良药,剧场是寇德卡最好的导师,他能把台下的事物生动地记录下来,归功于最初的剧场历练。因此,“戏剧性”成为寇德卡作品最独特的性格。伴随着剧场拍摄,寇德卡开始钟情于对于吉普赛人生活的拍摄。
  与吉普赛人为伴
  对于约瑟夫·寇德卡,其系列作品《吉普赛人》是他摄影作品的重要筹码,没有哪一位摄影人能像他一样十几年持续拍摄这一题材。1963年,他有了一支25MM的广角镜头,这只镜头改变了他的视野,让他拍摄《吉普赛人》如鱼得水。它帮助寇德卡在吉普赛人狭小的生活空间中拍摄,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东西区分开,在极暗的光线下还能得到全景深的效果。整个《吉普通赛人》的照片都是用25MM的广角镜头拍摄的,这也使这一系列作品在寇德卡的作品中显得有些不同。
  提及吉卜赛人,脑中最直观的印象会是流动的大篷车。他们走到哪儿,演到哪儿,居无定所,却能随遇而安。吉普赛人在捷克历史上本身亦富有传奇性与戏剧性,从地域到民族,从社会到政治,吉普赛人不断经历着历史的变革。吉普赛人似乎每天都站在在一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我。这种性格与寇德卡所拍摄的剧场舞台十分相像。
  在他为数不多的访问中,他这样说道:“我在拍戏院的同时也在拍吉普赛人。和吉普赛人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就像在戏院里一样。虽然和他们在一起就像是看一场戏,但是这场戏没有预先写好的剧本,没有导演,只有演员。一切都很真实,这就是生活。那是不同的剧场,生活的剧场。在这个剧场里我不需要做什幺,所有的东西都摆在你面前,你只要学会如何反应就行了。”
  在拍摄吉普赛人之前,寇德卡因为音乐的关系结实了很多吉普赛朋友。摄影又将寇德卡与吉普赛人紧紧连结在一起。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使寇德卡不停地拍下去。每次去他们的定居点的时候,他总会把一些民族音乐录下来。他一直在捷克拍他们直到1970年他离开祖国。虽然他也去欧洲其他地方拍吉普赛人,但是他认为他最好的吉普赛人照片却是在捷克拍摄的。
  镜头下的1968布拉格事件
  1967年,寇德卡离开了自己的专业,成为捷克艺术家联盟的一员。1968年,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动荡的年份,对于捷克斯洛伐克来说也不例外。1968年1月5日,捷克斯洛伐克在国内开始了一场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前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但是这次改革运动短暂却卓有成效,被称为“布拉格之春”。
  约瑟夫·寇德卡迎着枪炮,拍下了那场事件的场景。他曾说:“那是我一生的最高峰,在十天之中,我这一辈子能发生的都发生了。我在一生最高峰的情况中,也达到了我自己的最高峰……”那些照片被带到美国,后来又被马格南图片社在多个国家的杂志上匿名发表。《1968布拉格》,被摄影界所熟知,后来,寇德卡也因为这组照片,被誉为“摄影人的良知”。
  1968军事入侵导致了约有10万人左右的难民潮,这当中包括了许多精英知识分子,他们纷纷离开祖国,移居异乡。1970年5月,寇德卡离开了捷克去欧洲避难。他变成一个没有国籍的人,他虽然定居于英国,但大部分时间却如同他所拍的吉普赛人一样,在欧洲各国流浪飘泊。
  1971年,约瑟夫·寇德卡加入了马格南图片社,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拍摄照片,不用受雇于谁,也不用受限于谁。他说:“摄影只有一个法则,你觉得自己应该怎幺拍,那就怎幺拍。”虽然这样说,他亦按照摄影既有的法则,去构图,去选择,从他作品的黑白中,我们能够感受这种构图的魅力。
  结语
  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家既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政治家,而是‘存在’的踏勘者。”对于约瑟夫·寇德卡来说,这句话放在其身上亦很贴切。不要用类似“为什幺作品是这样子的?”的调调去追问寇德卡,他不会说,本没有答案,就像“答案在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