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精选范文8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8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8篇

【篇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

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通过对五四运动等史实的分析,以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认识和掌握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结论,通过分析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2、方法与能力:

以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和情景再现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共和许多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苦苦追求的结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的背景以及两个阶段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2、教学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想必大家都是共青团团员了吧?会唱团歌不?在这首团歌里面,有一段歌词是这样写的“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爆发,会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呢?这件发生在86年前的历史事件它是怎么发生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请大家打开课本第48页,先阅读相关的内容。

(二)讲述内容:

1、五四风雷:

(1)背景:

①国际形势: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简单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以及突出日本利用西欧帝国主义国家无暇东顾而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提出“二十一条”)

②思想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 ;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③政治根源: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

(北洋军阀分裂,点明当时的国内背景是军阀的混战 )

④阶级条件:工人阶级的壮大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论: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人民的压榨奴役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⑤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的过程: (讲述北大学生谢绍敏血书“还我青岛”的故事)

①5月:北京 学生

②6月:上海 工人

③结果:初步胜利 (结合五四运动的口号讲述)

(3)五四运动的性质和评价:

①性质: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②历史功绩: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启导人民的觉悟和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提问:认清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军阀的反动本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A、同:完成反帝反封任务;

B、异:开端(旧:1840年鸦片战争; 新:1919五四运动)

领导(旧:资产阶级或农民阶级; 新:无产阶级)

思想(旧:三民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前途(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实现社会主义)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诞生的条件: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讲述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南陈北李)

③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使建立统一的政党组织任务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中共的成立(1921-7-23)

①中共一大召开

②内容:

a党的名称

b党的纲领

(提问:纲领在当时是否合适? 否;因为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缺乏正确的认识)

c中心任务

d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③意义: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提问这里的新指的是什么? 全面概括为5新:思想、阶级、目标、工作方法、纲领新)

(3)???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上海)

①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A、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

A、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初步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两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3、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的原因:敌强我弱(必要性)

(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

①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讲述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民主革命的失败)

②中共的认识 (二七惨案工人运动受拙,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③共产国际的推动 (马林传达共产国际的意见)

(3)合作的标志:国民党一大 (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①合作的形式:党内合作

②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一致

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1925年掀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同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任主席。国民政府将所属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4、北伐战争:

①目的: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②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

③结果: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一切权力归农会;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5大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动摇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帝国主义开始在中国寻找新的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走向了失败,大革命为什么会走向失败呢?我们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来分析:

(1)主观方面:

A、中国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

B、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

C、陈独秀犯“右倾”错误

(2)主观方面:

A、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事件:“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讲述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历史事迹和屠杀中国共产党的事件)

B、 敌人的力量强大

(三)讲课小结: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蒋、汪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成为了反对民主革命的中心人物,中国国民党也由原来各个接近的联盟变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反动政党。面对蒋、汪对革命的叛变和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又怎么去改变这种逆境呢?

【篇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基本国情: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鸦片战争)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民主革命道路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农村根据地&中国革命道路理论;革命战争的实践&军事战略理论;党领导新民主民义革命历程&党的建设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地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连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2、新民主主义的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经济纲领中极具有特色的一项内容);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地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有力保证;@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所决定的。

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的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必须同其他斗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科学地回答和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去向和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战乱不断地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的信心,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分析近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篇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共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明白中共二大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掌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共合作对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3)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形势,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

(4)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

(5)掌握中共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

(6)掌握解放战争的军事进程,探究国共两党军队一胜一败的历史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2)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3)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五四”精神;

(2)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二、知识网络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开端

中共建立: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方向和任务

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发展

新民主主义 土地革命:正确的革命道路,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革命

抗日战争的胜利: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的重大胜利

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

新中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

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

四、新授设计:

导入新课:

采用情景问题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组照片,可以是历史的真实照片、或是反映历史的一组邮票、或是选取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几幅浮雕,还可以用教材中比较典型的图片等素材。然后提出问题:

你从每一幅画面中,分别解读到哪些信息?在学生回答出了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图片信息后,设置问题:如果将这一组图片作为整体进行解读,我们又可以获取什么信息?从而以此导入新课标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在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归纳补充的基础上,对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作出解释。

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可利用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较多,在教法设计上回旋余地较大。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1、五四运动的背景:

可以利用一些史料进行分析,由学生自己概括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等方面,并认识到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五四运动的过程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还可借助电视或课文,不必展开,学生掌握前后两个阶段特点即可:5月4日~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6月5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3、五四运动的意义

教师带领学生简单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影响后,重点引导学生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最终前途等方面分析“新”字的含义,“开端”二字应强调。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工人中办学校、建工会;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可利用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也很多。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诞生的条件、中共一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诞生的意义。

1、诞生的条件:引导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并回忆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来回答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干部基础和组织基础。

经济基础是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是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2、中共一大:关于中共一大的召开,在提醒学生掌握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之后,应该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的由来,并且简要介绍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后来发生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员的质量,以此来维护它的先进性、革命性。

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主要内容: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重点带领学生分析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重要史实,指出中国人民此前进行的八十多年反侵略反封建革命斗争中,没有一个阶级、政党能真正认清中国革命基本任务,提出过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最终导致中国革命失败来强调民主革命纲领制定的伟大历史意义,从而得出“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这个结论。此外,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的重大标志,表明了党对国情了解的加深。没有党的最低纲领就不可能实现党的最高纲领。

时间:中共二大(1922年7月);条件: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析;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4、诞生的意义: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出国共合作的条件、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共合作的基础、国共合作实现的意义(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展开)即可

国共合作的条件和实现:条件: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归纳出目的、对象、胜利进军等主要内容即可。可以适当补充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史实和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在革命阵营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等史实。

3、国民革命的失败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需要提醒学生掌握失败的标志和失败的原因。

失败标志: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陈独秀在革命后期放弃领导权

4、历史功绩

(1)性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首先需要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判断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失败原因的总结,会得出哪些教训?然后依次简单讲述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秋收起义;最后带领学生分析两次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教训。由此引出土地革命的内容。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分析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最后强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群众的民主政权。

2、红军的长征

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要分析失利原因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执行“左“倾错误。影响是使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关于遵义会议,要带领学生分析遵义会议的内容,明确:军事上是辨明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组织上是改组党中央领导,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然后提出为什么遵义会议能够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个问题可以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实践、反“围剿”、长征初期红军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分析中得出正确结论;历史意义,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讨论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加深理解。关于长征的胜利的史实,学生简单掌握即可。

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在专题二已经讲过,这里主要带领学生回忆一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活动。

2、解放战争

这里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并没有获得一个和平稳定的局面?让学生了解蒋介石的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对于整个战争的进程,可以将它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从1946年夏至1947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进攻;1947年6月至1949年1月,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1月至1949年4月,解放战争胜利。这里面要强调一下毛泽东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著名论断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首先强调新中国的建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然后引导学生概括新民主主义胜利的意义。从国内、国际和思想三个方面来概括:其中国内意义强调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国际意义强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思想意义强调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五、总结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 无产阶级的政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革命 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

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 红军长征

(1921年——1949年)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六、作业

一、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十月革命的影响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加深

D 辛亥革命带来的中国人民的觉醒

2、五四运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 )

A、青年学生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商人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它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B、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开始发生变化

C、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4、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 )

A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 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 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5、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 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 D 建立黄埔军校

6、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 杭州特别会议 B 中共三大召开

C 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国民党改组宣言》发表

7、对国民大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近代中国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B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C 推翻了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 D 人民群众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8、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中,认识到( )

A 必须掌握革命武装 B 必须坚持城市中心论道路

C 必须坚持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 必须从城市转向农村

9、大革命失败后,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 )

A南昌起义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C 长征 D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时红军远征的原因是( )

A 把革命的火种播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 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C “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1、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因为这次会议( )

A 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 取消李德、博古的最高指挥权

C 开始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D 结束王明左的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12、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战争的正义性 B 实行全民族的抗战

C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D 正确的战略战术

13、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国民党方面来说毛泽东的主要依据是( )

A 国民党达内战,不合民意 B 国民政府的经济开始崩溃

C 国民党统治腐败,不得人心 D 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

14、国民政府在大陆覆灭的标志是( )

A 三大战役的失败 B 解放军占领南京

C 蒋介石败退台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5、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的胜利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 揭开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序幕

D 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多种杂志,专以提供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究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命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发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玩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1920年1月)

材料三: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这个方面是不够的。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群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队伍,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伪说”和“罢学风潮”各指什么?“远因”和“近因”各指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

(3)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毛泽东和孙中山革命主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问答题:

1、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它对中国社会的变革有什么影响?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它与以往的政党有何不同?它的诞生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DBB 6—10 CCCDD 11—15 CBCBB

二、材料题:

(1)“伪说”指社会主义学说。“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指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败。“远因”指十月革命的影响。

(2)材料一污蔑学生运动,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运动

(3)不正确。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展到全国,是由于工人阶级的参加,推动了斗争的发展。孙中山由于其阶级局限性,认识不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

(4)相同:都肯定了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不同: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毛泽东则看到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主力军。

三、问答题:

1、(1)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前,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长期混战,对外卖国,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政治根源;同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促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3)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经济根源;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根源;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1920年8月以后,各地共产党组织先后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共产党是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是新型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教后记:

本课内容较多,体系复杂,讲述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我主要是分阶段来讲述,突出重点。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通过多媒体情景教学法,来再现历史,然后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上下来,觉得学生把握上还有差距。新的课程,学生也需要适应。

【篇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

软件工程 2009242011 郝彦伟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特色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国情息息相关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难地过程。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封建主义社会,自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地入侵中国,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主义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入侵以后,不断使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改变着中国的发展轨迹。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抢占中国土地、财产,中国人民苦不堪言。在那个时期帝国主义不仅控制中国的税务,还垄断商品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极力阻止和排挤中过民族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最后发展成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建设富强的国家,改变人民的生活,让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在不断的进行反封建反官僚的斗争,在国际无产阶级以及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的传播。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及在国家领导人结合中国国情和无产阶级的思想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经过血的洗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有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经验到有较多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战争的成功与失败,以及国共两次的合作积累了经验,慢慢的稳固和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外来的势力是中国最大的敌人,帝国主义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封建主义实行专制,剥削压迫人民,只有消灭它才能建立民主和谐的社会。另一个主要的对象就是官僚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利用国家权力大私暴利剥削人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他是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后最早产生的新的社会阶级,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力量。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农民是军队的主要来源,红军、八路军等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还有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他们都是商人、知识分子同是长期受到压迫而奋起反抗的。各种力量组成的队伍必须要有一个中心的领导,而无产阶级则掌握着领导权。无产阶级极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实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实现的,无产阶级在坚持领导权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

中国近代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领导者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斯列宁主义为思想,他推翻了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纲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通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得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它虽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要思想,但不同于欧美和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

政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中农的土地归贫农所有 ,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实业。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步骤。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收官僚资,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封建文化,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它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是民主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正确的理论,它是中国民族战争胜利的前提。

【篇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

1.林毓生在《五四:多元的反思》中认为:“‘五四’个性解放思潮所向往的自由说到底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艺家所标榜的‘人格自由’,而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政治自由’。”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 未能彻底地变革中国社会B. 标榜民主却忽略民族危机

C. 激进有余而政治变革不足D. 政治主张理想化而忽略实际

2.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B. 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

C. 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D. 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3.中共成立初期,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中共领导人同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遭到反对,但1923年党的三大正式确定了实行以“党内合作”为形式的国共合作方针,就是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期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合作

A. 可以弱化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 B. 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

C. 将扩大中共在南方的群众、军事基础 D. 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

4.西南军阀中的一部分人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或护国战争,有的人还曾参加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充当过革命的角色。但在同北洋军阀的武力对抗和纵横摔阖中,他们自身也变成了军阀。这一状况根源于

A. 传统自然经济的分散性B.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瓦解

C. 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D. 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性

5.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中所提及的“军”和事件指的是

A. 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B. 湖北新军和国民革命

C.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D.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6.1931年9月25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针对学生的救国运动,提出了“七项要点”,要求“学生应努力学业不得罢课”,严令“学生一切行动应遵中央旨意,遵守中央及政府颁定法规”。这说明

A. 国民政府教育政策调整依循既有的统治套路

B. 国民政府注重社会人才培养以应对民族危机

C. 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致使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D. 中共的统一战线方针没有得到蒋介石的认同

7.1926年至1927年我国南方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农民报刊,其中尤以地方农民协会主办的农运报刊有影响力,如湖北、山东、湖南、四川等都有关于农民运动的定期刊物。这说明

A. 国民革命重视对农民的政治宣传 B. 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

C. 农民已成为国民革命的领导力量 D.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迅速传播

8.《民国演义》记载:“自民国七年11月28日始,至30日,举行庆贺大会,居然有古时‘大酺三日’的遗意,无非是张皇粉饰。大总统亲至太和殿前,行阅兵礼。”“宾主交错,中外一堂,大家欢饮至晚,兴尽始归。”“商学界各发起提灯会,游行都市。”“唯是胜会不常,盛筵难再。”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酺三日是因为国民政府参加一战获胜B. 太和殿是清皇帝举行盛宴和殿试的地方

C. 商学界的游行标志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D.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导致盛筵难再

9.《第--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固然是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特色,……但此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而是建立在中国人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力图树立全新与平等的国家形象B. 已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C. 能与各战胜国平等分享胜利果实D. 能客观理性地认识国际形势

10.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新特点有

①先进知识分子起领导作用②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③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④工商业者相继罢市

A. ①②④ B. ①②C. ②④ D. ②③④

1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到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共“一大”纲领对民主革命的认识尚不准确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①革命前途②革命力量③斗争方式④革命对象

A. ①②③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1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育了一系列体现时代要求、彰显政党性质的伟大中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其中“红船精神”源于

A. 五四运动B. 中共成立C. 国共合作D. 北伐战争

13.2017年10月31日下午,嘉兴南湖迎来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行七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湖边,颇为感慨地说:“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共一大 C. 土地革命 D. 遵义会议

14.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将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共产党

A. 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B. 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的国情

C. 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指示D. 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

15.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

A. 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C.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 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16.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指出:“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白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故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该宣言的发表

A. 说明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B. 表明孙中山认清民主革命的任务

C.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17.“1926年的时候,国民党突然变得强大起来,它不仅办起了军校,还打败陈炯明,基本上统一了两广地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 国民党凝聚了主要革命力量B. 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C. 国民党得到了英美国家支持D. 军阀混战提供了发展契机

18.“……(一)联络北方国民军,使其退守西北,保留其固有实力;(二)联络苏俄以增进革命之势力;(三)派员联络川、黔以牵制滇、鄂两军:(四)联合湘赣,作固守同盟之势,约其共出兵之期限,以牵制吴军之南下……。”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红军长征D. 北伐战争

19.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A.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B. 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一些权益

C. 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D. 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的序幕

20.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认为:“广东国民政府的北伐,便成了第一等重要的问题……不仅是广东作军事的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中国的潮流已渐由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而近于开始准备武装群众的时期。”根据上述材料,对北伐战争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广东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 B.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D.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21.右面为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图(局部),这一战争

A. 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B. 表明中共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

C. 成为了敌后抗战中的光辉典范

D.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专制统治

22.1927年3月7日,蒋介石在公开演讲中说,“无论哪国以平等待我的时候,那末,我们随便哪一国都可以联合的”。同时又说,“若苏俄—旦不以平等待我,一样压迫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是一样反对他们”。这表明将介石

A. 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B. 主张平等的对外政策

C. 明确反帝反封建目标D. 意图破坏革命统一战线

23.下图是1927~1928年中共党员成份构成变化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 湖南农民运动高涨

C. 新的革命道路开辟 D. 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24.日前上映的电影《建军大业》是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后,又一部阵容华丽、气势恢宏的史诗之作。电影以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主线,展现了人民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90年前的南昌起义

①已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②成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起点

③是中共独立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④揭开了走农村包阿城市道路的序幕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25.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 对中国革命的任务认识模糊B. 能从时局出发做出正确决策

C. 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D.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26.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 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 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D.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7.1925年1月,中共中央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 认识到革命倾导权的重要性 B. 预见到国民觉背叛革命

C. 试图纠正左顷冒险主义错误 D. 坚持社会主义革命路线

28.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提出:“故今后本党在民众中,其目的为建设的组织、建设的宣传、建设的训练,不特共产党之方法应彻底湔除,即本党青年党员之幼稚行为,亦须根本纠正。”这反映了国民党

A. 力图维护一党独裁 B. 全力围剿工农红军C. 推进国民经济建设D. 与共产党争夺民众

29.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黎平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政治局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决定放弃在湘西地区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立根据地的原定计划,而认为应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川黔边区挺进,这反映出

A. 红军取得长征中的战略主动地位B. 红军已找到完全正确的行军路线

C. 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受到多数拥护D. 红军长征战略方针出现重大转折

30.193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曾使用过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称号。1935年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这反映了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B. 中共根据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C. 共和国观念已深入人心 D. 日本侵华改变了共和国的观念


参考答案

1.C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五四运动是否彻底地变革中国社会,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五四运动标榜民主,故B错误;“人格自由,而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政治自由’”说明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激进有余而政治变革不足,故C正确;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五四运动政治主张理想化,故D错误。故选C。

2.D

【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各种社会思潮涌现,这与当时中国民族危亡的背景相适应,说明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故D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故A错误;各种社会思潮涌现也不能说明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故B错误;社会主义只是当时各种思潮之一,并未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的大背景、总特征,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国家意识的角度分析选项,注意排除与材料无关的说法,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3.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时间上,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这个时间是国民党势力快速增长的阶段,只有与国民党联合才有可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削弱他的势力不是目的,目的是与其合作实现革命;C、D选项不是主要目的。

4.A

【解析】近代军阀割据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经济的独立性,这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有关,故A项正确;当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并没有瓦解,故B项错误;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教育不是根源,根源主要是经济因素,故D项错误。

5.C

【解析】1911+16=1927,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材料反映的是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期间深受农民欢迎的情形,故C正确;A、B、D时间不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

民国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1911+民国年=公元纪年。

6.A

【解析】从国民政府对学生的“救国运动”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对学生的要求明显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体现出教育政策调整以维护自身的统治,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没有理解材料真实内涵;C选项错误,国民政府并不是反对“救国运动”,并不代表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致使社会秩序陷入混乱;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7.A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所给出的时间:1926年至192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处于国民革命时期,所以排除D选项。再从材料内容看,农民受到革命的重视,尤其是对农民进行政治上的宣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国民革命主要形式不是农民运动。C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

8.D

【解析】“民国七年11月28日始,至30日,举行庆贺大会”指的是1918年举行庆祝北洋军阀政府参加一战取胜的活动,故A说法错误;太和殿是清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故B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商学界的游行就是庆祝北洋军阀政府参加一战取胜,所以C的说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中国参加一战取胜意味着中国由此可以收回一战期间被帝国主义抢夺的中国主权,尤其是山东的主权,但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这一正义要求遭拒,故D的说法符合题意,所以选D。

9.A

【解析】从材料“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表明一战使中国人也彻底走出“天朝大国”天下唯我独尊的封闭心态,中国力图寻找一个新的国家认同及形象,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已获得”“高度认可”;C项错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失败;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对世界的认识,故D项排除。

点睛:关键是材料“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

10.C

【解析】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在北京时先进知识分子起领导作用,排除①,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排除③,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转到上海后,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工商业者相继罢市,②④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转到上海后的新特点,故选C。

点睛:注意把握题目要求“新特点”,应该是前面不具备,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转到上海后才拥有的特点,联系所学,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转到上海后发展为“三罢”斗争分析解答。

11.B

【解析】材料“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反映出中共一大纲领对民主革命的力量和对象的认识的不准确,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12.B

【解析】“红船”是指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中共一大曾与此召开会议,标志中共成立,B正确;A是1919年;C是1924-1927年;D是1926年。

13.B【解析】浙江嘉兴南湖上的游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就是中共一大,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五四运动主要地点在上海和北京;C选项土地革命不在船上进行;D选项遵义会议的召开地点在遵义。

点睛:解答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D选项直接就可以排除,遵义会议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是在遵义召开的。C选项也可以排除,土地革命不会在船上进行,之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14.B【解析】根据题干“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可以知道,这是立足与当时中国的国情而制定的,因此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的修改说明中共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国情,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需要掌握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的背景、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的分析,结合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背景、意义即可得出答案。

15.D【解析】据材料“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与中国共产党诞生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也没有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故C项错误。故选D。

16.B【解析】从材料“孙中山在《北上宣言》”“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中可以分析出,1924年孙中山认为反封建、反帝和反军阀是民主革命的任务,故B项正确;北伐战争是从1926年7月开始,北伐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故AD项错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故C项错误。

点睛:对材料“孙中山在《北上宣言》”“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的理解是关键。

17.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党变得强大是因为国民党与苏联和中共的合作,得到苏联的财力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兴办黄埔军校,故国民党凝聚了主要革命力量,排除C,A项正确。北伐战争发生在打败陈炯明,基本上统一两广地区之后,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军阀混战,而是强调国民党的强大主要是凝聚了主要革命力量,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26年的时候,国民党突然变得强大起来,它不仅办起了军校”,结合国共合作的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18.D【解析】根据材料“北方国民军”可知是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根据“联络苏俄以增进革命之势力”可知是和苏俄合作,根据材料“以牵制吴军之南下”中的“吴军”是指北洋军阀吴佩孚的军队,故可知是北伐的方针和应付的策略,D项正确。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反对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与材料不符,排除AB。材料没有涉及红军长征的信息,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9.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军事行动是指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阀部队,重创了张作霖,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一些权益,B项正确。辛亥革命基本上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与题干北伐战争无关,排除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与题干北伐战争无关,排除C。渡江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的序幕,与题干北伐战争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关键意思“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可知是国民大革命中北伐战争,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20.B【解析】据材料“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路线……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近于开始准备武装群众的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时期工农运动高涨,北伐战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广泛的群众基础的问题,不是广东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故A选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故C选项错误;国共两党合作是国民革命、北伐战争的基础和前提,故D选项错误。故选B。

21.A【解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北伐战争的过程,即从广东出发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A选项正确;中共找到正确革命道路指工农武装割据,是在井冈山时期,不是北伐战争时期,故B选项错误;敌后抗战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故C选项错误;推翻国民党政权的专制统治,是解放战争的结果,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属于地图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地图所反映的信息,从图中可以发现,战争的起点是广东,区域扩展到湖南、湖北、江西,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联系北伐战争的过程路线,再据北伐战争的影响即可正确判断。

22.D【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蒋介石客观标准就是对自己的态度,拥蒋者即为“平等待我”,反蒋者即为“不以平等待我”,这破坏了革命统一战线,故D项正确;ABC项都不符合“1927年3月7日”。

23.C【解析】1927年时中共产党员的主要成分是工人阶级,1928年时中共产党员的主要成分是农民,联系已学知识分析可知大革命失败以后,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广大农民踊跃参军,因此农民党员的数量激增,致使前后共产党员的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C项正确;A项是1927年时的原因;B项是国民革命时期;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点睛:依据材料图表中1927年工人所占比例到1928年农民所占比例的变化说明共产党关注农民运动,应该是井冈山时期的中“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2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南昌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开始,也是斗争反动派,建立军队的开始,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工农革命军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才出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序幕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坚持革命城市中心论,这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即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对中国革命的任务认识是清楚的,但革命道路是模糊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城市中心论表明还未能从时局出发做出正确决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城市中心论表明还未能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在做此类的试题时一定要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材料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

26.B【解析】根据“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反映中共中央仍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故B正确;C不符合史实;D不符合材料“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排除D。

27.A【解析】据材料中“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可以得出无产阶级要掌握领导地位,故A项正确;据材料中“中共中央指出”可得出与国民党无关,故B项排除;左倾在1925年还没有出现,故C项排除;材料与社会主义革命路线无关,故D项排除。

28.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国民党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维护一党独裁,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28年2月尚未开始全力围剿工农红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经济建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加强对民众思想的控制而非与共产党争夺民众,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9.D【解析】“认为应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川黔边区挺进“说明红军不在实行根据地建设,而是实行战略转移的策略,D正确;此时红军还没有掌握主动权,A错误;B和C是遵义会议之后。

30.A

【解析】我们从名称的演变上可以看出,我们逐步摆脱苏维埃这一称号,体现出马克思主义逐步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C选项不是材料主要叙述的内容;D选项错误,一直以来共和国观念都是以反帝反封建为任务的,没有发生改变。

【篇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党组织和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东党组织和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为新中国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绩。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党组织和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正在淡化;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作风正在弱化;要清醒地看到,党的基层组织涣散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现象仍然突出;要清醒地看到,推动科学发展还面临巨大挑战。

◎要做一个幸福生活的创造者。要做一个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开拓者。要做一个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做一个敢想会干为人民的实干家。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模范。

“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喜庆时刻,我们更要看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不要让鲜花掌声淹没群众意见,不要让成绩数字掩盖存在问题,不要让太平盛世麻痹忧患意识。”昨日,在广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充分论述了党和广东党组织9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之后,即大篇幅地告诫全省党员干部要清醒地看到问题、勇敢地面对问题、自觉地解决问题,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报告一共19页,讲成绩、摆问题、谈部署各占1/3。在纪念建党90周年这样高规格的会议上,如此清醒透彻地分析问题,确实少见。这也体现了广东省委高度的忧患意识。”一位参加会议的老同志告诉记者。

昨天上午,汪洋首先充分论述了我们党9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他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光辉岁月,28年的革命历程波澜壮阔,62年的执政成就壮丽辉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东党组织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党组织和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东党组织和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为新中国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绩;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党组织和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汪洋掷地有声的话语,将大家带回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岁月中,听者心潮澎湃。

随后,汪洋话锋一转,以一组排比强调五个“清醒看到”: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正在淡化;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作风正在弱化;要清醒地看到,党的基层组织涣散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现象仍然突出;要清醒地看到,推动科学发展还面临巨大挑战。

“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基础。”汪洋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务必居安思危,高度警醒,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五个清醒看到’、‘四个意识’,非常深刻。一开始听到这么大篇幅讲问题时,心里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但成绩讲得够,问题说得透,令人信服。”一位同志会后对记者说。

事实上,这不是汪洋书记第一次这样大篇幅地讲问题。2007年底,刚履任广东的汪洋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即以超过报告1/3的篇幅论述广东科学发展面临的几大问题,随后启动了备受关注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推动广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增强忧患意识,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陈金龙对记者说,“汪洋书记的讲话与此一致,很有前瞻性和忧患意识,值得学习。”

最后,汪洋又以相同的篇幅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执政能力,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作出新贡献。他特别强调:“我们正视问题并不是自我否定,而是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努力解决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们充满信心。”

会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南方日报记者 

【篇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

专题七 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涉及相关课文:必修1第14-17课;必修2第10、14-16课;必修3第16-17课】

一、新课标要求: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4)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二、基础知识回顾:

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1)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前期:以______为中心,学生为主力。运后期:6月5日起,,以上海为中心,__________成为主力军

(3)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__________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中_____是先锋,工人是主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共产党诞生:(1)_____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确定党的奋斗目标,党今后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中共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______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大会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还同意共产党员_____________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 ?基本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_____________政变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抗。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______________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全面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国共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_________日,周恩来、贺龙领导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土地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共召开 “_________” 。内容:清算了_____________,确定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__。土地革命的意义: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革命积极性提高。

3、红军长征(1)原因:根本原因:李德和博古在指挥上犯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

直接原因: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________________

(2)史实:_______年10月开始长征;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_______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结束。

4.遵义会议:时间:______年1月,结束了____________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抗日战争:

1、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变及罪行:1931年 “九一八事变”;1932年 “一·二八事变”(上海);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41年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细菌战)

2、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 (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1)一条战线: ;

(2)两个战场:全面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

(3)三个阶段: a.防御阶段(1937.7-1938.10):四大会战: 、 、 、

会战。 :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胜利(共产党领导)。 :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国民党领导)。 b.相持阶段(1938.10—1945.8) : :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共产党领导) c.反功阶段(1945.8)

3、抗战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意义: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______________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放战争:

1、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证券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_______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2月国民党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

2、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_______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__________的序幕。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解放军连续发动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和谈: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由于国民党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______________。(3)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年~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原因是:国民政府推出 的政策和措施。

时期(1937-1945),民族工业遭受沉重的打击,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时期(1946-1949),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905年国人摄制的电影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20年,战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电影走向成熟:1931年《歌女红牡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渔光曲》1935年《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国歌。

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新三民主义:

1)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1广州);

2)新三民主义:

背景: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推动; b.中共和共产国际的支持;c.孙中山自身思想的转变;

含义:民族主义:a.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国境内各民族平等;民权主义:人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自由;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 “新”在:a.突出了反对_____________的内容; b.强调普遍的、平等的________;c.以“平均地权、节约资本”为两大原则,提出了农民的_________________和工人的生活问题,与三大政策紧密相联。

评价:a.尽管内容上还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但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b.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毛泽东思想:

1、含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思想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诞生:1)、党建立到大革命时期(1921-1927):《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领导者、同盟、对像问题。2)、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创造性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________________革命道路。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对中国的革命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创造性地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概念,形成比较完整体。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的转移: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即将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提出人民民主专政。

4、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重要历史概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新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国共合作:

四、历年高考题回顾:

1.(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4题)①90年前的 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011年高考上海文综29题)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3(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0题)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序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4.(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7题)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5.(2011年海南高考19题)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6.(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8题)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7.(10年新课标卷)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8.(10年重庆卷)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9.(10年重庆卷)《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0.(10年天津卷)《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10年北京卷)右图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10年北京卷) “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13.(10年全国卷2)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14、(10年全国卷1)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15.(10年江苏卷)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

16.(10年江苏卷)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反思】请归纳本专题自己容易遗漏的知识点及问题:

五四运动

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北京 工人阶级 反帝反封的 学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1924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以个人身份 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四.一二反革命 七.一五反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

1、1927年8月1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中共创建人民军队

2、八七会议 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左”倾冒险主义 第五次“围剿” 1934 1936

4.1935 “左”倾错误 毛泽东 转折点

抗日战争

4、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解放战争

1、1946 中原解放区

2、1947 战略反攻 辽沈、淮海、平津

3、国民政府覆灭

国民政府;有利于发展经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定军山》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

“耕者有其田政策” 帝国主义 民权 土地问题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新民主主义 农村转向城市 中国革命实践

1-5:BBACD 6-10:CCCAC 11-16:CDDCAC

7、解析:C 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分析是经验丰富的干部巧妙指挥小部队打击侵华日军,引起日军重视。

8、解析:C本题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从材料上可以分析,此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美国总统强调中国当战对世界联合国家作战的贡献,抗战期间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9、解析:A “八七会议”当纠正的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A.

10、答案:C [解析]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抗日战争。分析:从“亡国灭种的危机”等关键词不难做出判断。

11、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三大战役的掌握。根据图示反映的东北解放军入关的重要提示,应该先排除辽沈战役,因为根据史实此时的东北解放军入关是为了参加解放平津的战役。

12、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抗日战争的掌握。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团结抗战,应该反映的是民族矛盾,此题应该是指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役。

13、【答案】D

【解析】注意时间是1925年,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于以“时间”作为基点的选择题类型。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2 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历史功绩在于:一是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二是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指出中国革 命需要“工人农民及城市中小资产阶级普遍的参加”, 三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这次大会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宣传了自己的思想主张;1925年5月的五卅运动,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多次开会研究对策。蔡和森提出:应当把工人的经济斗争转变到民族斗争。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 以不可遏止的浩大声势迅速席卷全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也得到很大发展。这年年初党召开四大时还只有党员 994 人,同年 10 月即增加到三千人,年底更达到一万人。说明共产党快速发展是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所产生的作用。

14、【答案】C 【解析】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故A错;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故B错;国名党没有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故D错

15、解析:A “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说明是敌后战场的抗战。

16、解析:C 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数额快速增长,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篇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研讨发言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有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人民大团结,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阶段。这个改变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而且是千千万万个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共同努力的成果。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更是一部富民强国的探索史。现将自己的几点感受交流如下:

一、铭记历史,懂得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

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实属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珍惜当下生活,爱护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自己及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学生树立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崇高目标。

二、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党成长、成熟的过程,从一定意义讲,就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认识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某些时期对规律的认识不正确,导致对国情、形势的分析以及路线、政策的确定产生失误,给事业造成挫折和损失。能否正确掌握规律,关系到我们党能否正确指导当前的社会实践,也关系到每个共产党员能否自觉而热情地投身于党的事业投入到我们光荣的教学中。而对规律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是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得来的,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现象的发生。

三、走进新时代,坚决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问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然的,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让我懂得了昨天,督促我珍惜今天,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