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研讨材料(精选范文5篇)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其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研讨材料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研讨材料5篇

【篇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研讨材料

专题训练(六)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的原设计者是

A.田汉 B.聂耳 C.张澜 D.曾联松

答案:D

2.与1950年中国面临的边境形势无关的是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美军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C.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D.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答案:C

3.解放后,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

B.没收私人资本

C.赎买民族资本

D.由中央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

答案:A

4.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原则是

A.稳步前进 B.自愿互利

C.积极发展 D.逐步推进

答案:B

5.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产量增长最快的是

A.粮 B.棉 C.煤 D.钢

答案:D

6.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

A.1949年 B.1953年

C.1955年 D.1956年

答案:D

7.“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这是我国哪位著名科学家的名言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李四光

答案:A

8.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A.赎买政策 B.没收归国有

C.公私合营 D.建立生产合作社

答案:A(资本主义工商业指民族资产阶级的工业,该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不是革命的对象,而且在经济恢复时的过渡时期作出过重要贡献,故不能等同于官僚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所以B项不成立,而C、D两项与题意不符)

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口号出自下列哪一时期

A.“大跃进”时期 B.“文革”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A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

①党的领导 ②武装斗争 ③统一战线 ④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11.“一国两制”构想中“两制”是指

A.两种社会制度 B.两种法律制度

C.两种管理制度 D.两种军事制度

答案:A(一国两制中的“两制”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12.下列哪些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

①端午节 ②劳动节 ③青年节 ④建军节 ⑤国庆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D(端午节是中国古代史中涉及到的,劳动节是世界史中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时所定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13.上海浦东的开发表明

A.上海的经济开始腾飞

B.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被带动

C.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D.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答案:D

14.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工业部门是

A.电子工业 B.石油工业

C.原子能工业 D.航天工业

答案:B

15.下图是金日成和彭德怀在谈话,这一情景发生在

A.抗美援朝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二战时期

D.越南战争期间

答案:A

16.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②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③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④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7.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是在

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59~1961年

D.1956~1958年

答案:C

18.对外开放指的是引进

①国外资金 ②先进科学技术 ③企业管理经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D

19.建国初期打击投机倒把,首先打击的是

A.金融界投机分子

B.粮食界的投机分子

C.棉纺界的投机分子

D.钢铁界的投机分子

答案:B

20.如下图所示,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在

A.建国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期间

答案:D

2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答案:C

22.土地改革后,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这一现象说明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答案:C(该题关键是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即土改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

23.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其特点有

①全方位 ②深层次 ③宽领域 ④多层次 ⑤有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C

24.为中国在奥运会上夺得第一块金牌的运动员是

A.陈镜开 B.郑凤荣 C.容国团 D.许海峰

答案:D

2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C.废除人民公社

D.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26.__________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__________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要求。

答案:邓小平 毛泽东

27.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已经通过__________变成现实。

答案:计算机网络

28.1984年上海被宣布为开放城市后,设立了上海__________开发区。现在,该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心。

答案:浦东 经济 金融

29.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__________和__________工商业的改造。

答案:社会主义工业化 手工业 资本主义

30.__________因研制“__________”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答案: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31.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__的高潮。

答案:全行业工私合营

三、材料解析题(15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进行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安徽属于西部开发省份吗?

(2)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结合初中政治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参考答案:(1)不属于。

(2)农业集体生产合作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四、识图题(10分)

33.读图,回答问题:

壁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2)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参考答案:(1)“大跃进”运动。

(2)造成生产力受到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后果,国民经济产生严重困难。

五、问答题(13分)

34.建国后,为发展科学、繁荣文化,党中央提出了什么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科学、文化、艺术取得哪些卓著的成绩?

参考答案:(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科学技术成果辉煌:核工业从无到有,航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银河”Ⅱ号计算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首先在世界上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文化艺术成果:出现了《红旗谱》《青春之歌》等一批优秀长篇小说,以《红灯记》等为代表的京剧艺术达到新水平,电视异军突起,绘画、音乐、舞蹈、书法也取得很大成就。

【篇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研讨材料

2006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的原设计者是

A.田汉 B.聂耳 C.张澜 D.曾联松

答案:D

2.与1950年中国面临的边境形势无关的是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美军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C.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D.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答案:C

3.解放后,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

B.没收私人资本

C.赎买民族资本

D.由中央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

答案:A

4.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原则是

A.稳步前进 B.自愿互利

C.积极发展 D.逐步推进

答案:B

5.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产量增长最快的是

A.粮 B.棉 C.煤 D.钢

答案:D

6.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

A.1949年 B.1953年

C.1955年 D.1956年

答案:D

7.“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这是我国哪位著名科学家的名言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李四光

答案:A

8.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A.赎买政策 B.没收归国有

C.公私合营 D.建立生产合作社

答案:A(资本主义工商业指民族资产阶级的工业,该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不是革命的对象,而且在经济恢复时的过渡时期作出过重要贡献,故不能等同于官僚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所以B项不成立,而C、D两项与题意不符)

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口号出自下列哪一时期

A.“大跃进”时期 B.“文革”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A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

①党的领导 ②武装斗争 ③统一战线 ④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11.“一国两制”构想中“两制”是指

A.两种社会制度 B.两种法律制度

C.两种管理制度 D.两种军事制度

答案:A(一国两制中的“两制”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12.下列哪些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

①端午节 ②劳动节 ③青年节 ④建军节 ⑤国庆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D(端午节是中国古代史中涉及到的,劳动节是世界史中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时所定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13.上海浦东的开发表明

A.上海的经济开始腾飞

B.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被带动

C.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D.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答案:D

14.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工业部门是

A.电子工业 B.石油工业

C.原子能工业 D.航天工业

答案:B

15.下图是金日成和彭德怀在谈话,这一情景发生在

A.抗美援朝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二战时期

D.越南战争期间

答案:A

16.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②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③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④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7.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是在

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59~1961年

D.1956~1958年

答案:C

18.对外开放指的是引进

①国外资金 ②先进科学技术 ③企业管理经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D

19.建国初期打击投机倒把,首先打击的是

A.金融界投机分子

B.粮食界的投机分子

C.棉纺界的投机分子

D.钢铁界的投机分子

答案:B

20.如下图所示,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在

A.建国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期间

答案:D

2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答案:C

22.土地改革后,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这一现象说明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答案:C(该题关键是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即土改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

23.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其特点有

①全方位 ②深层次 ③宽领域 ④多层次 ⑤有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C

24.为中国在奥运会上夺得第一块金牌的运动员是

A.陈镜开 B.郑凤荣 C.容国团 D.许海峰

答案:D

2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C.废除人民公社

D.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26.__________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__________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要求。

答案:邓小平 毛泽东

27.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已经通过__________变成现实。

答案:计算机网络

28.1984年上海被宣布为开放城市后,设立了上海__________开发区。现在,该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心。

答案:浦东 经济 金融

29.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__________和__________工商业的改造。

答案:社会主义工业化 手工业 资本主义

30.__________因研制“__________”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答案: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31.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__的高潮。

答案:全行业工私合营

三、材料解析题(15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进行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安徽属于西部开发省份吗?

(2)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结合初中政治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参考答案:(1)不属于。

(2)农业集体生产合作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四、识图题(10分)

33.读图,回答问题:

壁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2)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参考答案:(1)“大跃进”运动。

(2)造成生产力受到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后果,国民经济产生严重困难。

五、问答题(13分)

34.建国后,为发展科学、繁荣文化,党中央提出了什么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科学、文化、艺术取得哪些卓著的成绩?

参考答案:(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科学技术成果辉煌:核工业从无到有,航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银河”Ⅱ号计算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首先在世界上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文化艺术成果:出现了《红旗谱》《青春之歌》等一批优秀长篇小说,以《红灯记》等为代表的京剧艺术达到新水平,电视异军突起,绘画、音乐、舞蹈、书法也取得很大成就。

【篇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研讨材料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一、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指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二、建设时期

1、1956年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实现,三大改造在总体成功的情况下,有些具体工作过急过快的缺点偏差,导致农业方面高级社规模过大,工业方面不适当地搞大厂,商业方面盲目追求大店,手工业方面合并过快过急、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2、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搞“一大二公”,不但把经济核算单位提高到公社,而且把生产队以至社员的部分财产无偿收归公社所有,影响了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3、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各级党政机关和生产指挥系统瘫痪,大批工矿企业停工停产,国民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社会主义法制遭到践踏,中国经济陷入十年的停顿时期。

4、从1978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一个尚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与世隔绝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有着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并减少了当时世界近1/5的贫困人口。中国也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飞速前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篇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研讨材料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

作者:陈守新

作者机构:无

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版

年:2004

卷:000

期:05M

页码:51-53

页数:3

中图分类:G633.53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革命;背景材料;高考;专题训练;历史;参考答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经验不足,“左”倾错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走过了

【篇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研讨材料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为了很好地担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针对党员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努力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随后又带领人民发愤图强,掀起建设社会主义热潮,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诸如西方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施加的巨大压力,以及国内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与经济困难,但党和国家都挺过来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党的作风好,党群关系好,全社会有凝聚力。雷锋、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以大寨和红旗渠为代表的改造山河的壮举,集中展示了党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在艰辛探索与实践中,我国虽经历曲折,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曲折,但依然取得伟大建设成就。党的作风建设虽有起伏,但依然多有建树,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