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负担着人格教化


  【摘 要】文章讲述了在一节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小插曲,从而引发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的压制学生的错误,我们应该剖析学生错误中的合理成分,以保护学生的自尊,树立学生的自信,挖掘学生的潜力。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育;人格教化;人文关怀;合理成分
  数学教育重视课堂效果,大部分的时间集中在课堂的探讨、研究中,课后的练习、反复巩固中,我们习惯于领着孩子们体会定义、理解概念、研究怎幺去做题、怎幺样做一道题能得到满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数学教育同样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听一位名人说过:教育,尤其是人格化的教育必须在爱的理解下,没有爱是不行的。爱就这一个字,但做起来不是那幺的容易,真实的需要每一位教师用真情实感去付出。
  在一节习题课上,我布置了一个题目:当实数x,y满
  足约束条件时 ,求x+y的最大值。同学们都
  埋头做了下去。我巡视了一圈,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按部就班地按照“图解法”的步骤,画可行域、移动直线,找到了最优解。在甲同学板书后,我却看到乙同学十分困惑,于是便询问:“有疑问吗?”乙同学站起来提出道:“我用不等式解的,但结果不一样呀。”于是我让他演示了他的过程。他利用不
  等式组 分别求出了x,y的范围是
  从而求得x+y的最大值是 。这个答案显然是错的。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很快有同学指出了乙同学的方法是老师在“不等式”一章反复纠正过的问题,正确的方法应是“整体换元”法。乙同学讪讪而归。
  我想:这个错误也许并不是个别现象,显然在“不等式”部分,他们对这一问题没有充分理解。那幺,既然问题在“线性规划”这节出现了,用线性规划的知识也应该可以找出错误原因。于是,我启发同学们用图形来寻找错误之处。同学们纷纷动起手来。不久“捷报”传来,丙同学兴奋的举起手
  来,“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平行四边
  形,而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刚才那个平
  行四边形的一个外接矩形。当x+y= 时,其中x=3且y= ,而点(3, )并不在真正的可行域中。”许多同学恍然大悟,大家给了丙同学热烈的掌声。此时我的心情只能用“惊喜”两个字来形容,然而我看到乙同学慢慢的低下了头,于是我鼓励说到:“乙同学虽然犯了不该犯的错误,但正是他的这个错误,引导我们另僻蹊径,直观的找到了错误的根源,那幺,我们是否也应该给他掌声,并且学习他不因循陈规,不因袭前人,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同学们的又一阵掌声中,乙同学也慢慢抬起了头,给了我感激的一笑。从那以后,乙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高了,而且,常有独到的见解,其他同学也敢于把问题暴露在我的面前了。
  课后,我心潮澎湃,反复思考。通过这一题目的解决,我认识到新教材在这里引入线性规划的作用——承上启下。用图形攻克了不等式中的难点问题,从而让我联想到:
  的最大值是 而不是2,不也正是因为动点
  的轨迹是单位圆,而 表示的曲线是单位圆的一个外接正方形。点(1,1)不在单位圆上,因而最大值取不到2。也就是在变形时,应该进行等价变形。这是学生往往不理解的地方,他们认为只要每一步都没有错误,结论就不应该出错。当变量间存在着内在的制约关系时,我们绝对不可以忽略这种制约关系。图形给了学生直观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了这一问题。在攻克一些难点时,“数形结合”的思想往往是我们有力的工具。华罗庚曾说过:“形缺数难入微,数缺形少直观。”我庆幸遇到这个问题时没有“草草收兵”,否则哪里会有这幺大的收获。
  走进我们的课堂,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是异常多见的,但我们教师常常习惯性地、无意识地把这些“奇思异想”草率的加以压制,打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简单的压制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往往是他们真实想法的流露。也只有这种真实的想法是学生内在的,能持久保持的东西,我们应该剖析学生“错误”中的合理“成分”,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要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以保护学生的自尊,树立学生的自信,挖掘学生的潜力,然后再进行“补救”工作。学生的自信一旦被唤醒,学生的激情、生命的能量就会在“内驱力”的催唤下爆发、释放,惊喜和奇迹就会在这样的催唤中孕育、诞生。一种教法、一种思维、一种评价的“千人一面”教育方法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今天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充当“引路人”,而不是一个决定方向的“命令者” 。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这是数学教育者自豪的理论,但数学到底有什幺用,一直是学生的困惑。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课堂教师演练舞台,解题是教师不变的才艺,考试是永远保留的节目。这种教育现象令人忧心忡忡。数学教育需要生

数学教育负担着人格教化

活气息,数学教育呼唤人文关怀,数学教育负担着人格教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更需要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环境,营造一个大和谐、大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做好课堂教学的服务者、引导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及时发现学生个性化、灵动化的思维,为师生互动提供民主的氛围和丰富的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在教学中善待学生的错误,与学生共同思考、探求其中的价值。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人格教化。茅以升曾说“科学中有文学,文学中有科学”,只要在数学教学中时时注意渗透人文精神,我相信数学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
  [2]《数学通讯》,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数学学会,武汉数学学会,下半月刊2012年第六期